全部

改革开放40年看威海融媒体纪行·国际人居城市篇

来源:威海新闻网·威海日报

作者:

2018-11-05 16:37:11

山水画卷最是宜居

——改革开放40年看威海融媒体纪行·国际人居城市篇

这里千里海岸如画,岬湾交错、沙细水清、松林苍翠、温泉氤氲;

这里生态底色浓厚,放眼花满城、绿满山,举目蓝天白云、繁星点点;

这里文明风尚盛行,人人恭谦礼让如君子、邻里和谐友爱似亲朋。

威海,这座被人们誉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踏着改革开放的铿锵鼓点,以国际化的视野,民生至上的情怀,走在前列的追求,一路前行,获得了全国乃至世界在人居、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一系列最高奖项,在“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上写下了最动人的篇章。

威海生态底色浓厚,文明风尚盛行,在“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上书写着动人的篇章。记者 孙大伟 摄

擦亮人居城市的牌子

一城繁华三面海,水光山色两相依。

行走在威海市区,一排排现代化楼房背依青山、面朝大海,依势而建、错落有致,开阔整洁的道路纵横其间,花繁叶茂的绿植随处可见,美不胜收的海滨公园镶嵌成链,别具匠心的街头小景有机点缀,还有各具特色的地标性建筑吸引目光……如此美观、宜居的城市风貌,是威海一代又一代建设者精心描绘的结果。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向中国大地。彼时,威海建成区面积仅为6平方公里,人口3.4万人。

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大力实施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高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

1991年至1998年期间,威海市按照“小、巧、秀、雅”的思路,探索和实践了城市规划建设“四十八字方针”(碧海蓝天、红瓦绿树、矮层楼房、楼有间隙、楼楼有别、一幢一式、因地制宜、随坡就势……),塑造了山、海、城、林融为一体的城市风貌。

得益于在城市建设上的卓越成就和城市形象的大为改观,1996年,威海市被联合国授予“全球改善人类居住环境100佳范例”城市;2000年被评为“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城市。

这些重大荣誉的取得,给予了年轻威海莫大的鼓励。鉴于在城市建设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市委、市政府决定以“威海城市居住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主要内容,争创全球人居领域最高规格奖项——联合国人居奖。

2002年8月,受联合国人居署副执行主任比奥委派,人居署亚太地区协调员丁肯专程赴威海考察,对威海人居环境、会议设施等给予高度评价,他建议联合国人居署2003年以“可持续城市化”为主题,在威海举行一次人居国际会议。

2003年,威海市确立了“建设世界精品城市的奋斗目标”,按照“精明的增长、精当的布局、精神的文化、精致的环境、精心的策划”要求,遵循“自然融于城市,城市归于自然”的原则,构筑一体化大威海空间结构。

同年10月6日,联合国人居日庆典暨人居奖项颁奖仪式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市举行,威海市成为全球2003年度唯一以城市名义获得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也是中国第11个、山东省第1个联合国人居奖得主,联合国副秘书长、人居署主任安娜·蒂贝琼卡女士亲自颁奖。

不久后的11月3日,来自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机构以及美国、日本、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的有关人员、外国驻华使节、专家学者、企业家及民间社团代表等240余人齐聚威海,参加由联合国人居署、建设部、市政府共同主办的2003可持续发展城市化战略国际会议。

这是地级威海市成立后举办的第一次全球性国际会议,此后,打造“国际人居城市”这一城市品牌的发展路径越发清晰。2004年9月,威海市举办了全球第一个以人居为主题的节日——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安娜女士在出席首届人居节开幕式时说:“这既是威海的第一个人居节日,也是世界上以人居为主题的第一个节日,是威海人民的一个创举。”

“第一届国际人居节的举办,场地虽然有些简陋,但作为威海与世界直接交流的窗口,有效提升了威海的城市影响力,逐渐在国内外叫响了宜居城市的牌子。”现任市体育局副局长的于年洪,彼时作为市建委办公室主任主要负责人居节的筹备工作,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

至今,威海市已成功举办了九届中国威海国际人居节。“人居节”这一品牌节会,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赞誉。2009年9月5日,国际建筑师协会主席路易斯·考克斯(Louise Cox)女士说:“人居节的主题鲜明、立意深远、内涵丰富,从诸多人居指标考量,威海的人居环境都是最完美的,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山东省政府等上级领导也多次对人居节的成功举办给予高度评价,纷纷称赞“人居节办在威海,利在全国,不仅是威海人民的节日,更是全国人居环境建设事业的盛会”。

百舸争流,天鹅蹁跹,铁人三项选手沿着旖旎海岸线竞发,滑板少年飞跃城市地标“威海之窗”,精英人士在高尔夫绿地上挥杆击球……2013年7月,威海以联合国人居奖城市的名义在纽约时报广场的大屏幕上推出了30秒形象片,“千里海岸线,一幅山水画”在“世界的十字路口”徐徐展开,宜居威海名扬世界。

在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的同时,威海市从未停止过优化城市环境的步伐,通过城中村改造、农村综合环境整治、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全域城市化、“城市双修”工程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不断提升城市的气质与内涵。在山东省2015-2017年新型城镇化工作综合考核中,威海市连续三年考核结果优秀,以总分第一的成绩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适宜人居环境奖”称号。

今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威海考察期间,充分肯定了威海市城市建设工作,要求威海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

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在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上奋勇争先,注重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高标准实施城市规划设计,高标准提升城市内涵,高标准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精致”城市成为威海的新名片。

在国际化城市战略和精致城市的建设目标下,宜居威海阔步走进新时代。

筑牢生态城市的底子

“我到过不少的海滨城市,那些地方,都令人喜爱,然而,我最喜爱的却还是这儿——威海……它没有一般城市那样的喧嚣吵杂,也没有一般城市那样灰尘弥漫。它有的只是安静和清洁,幽美与和谐。瞧,它的空气是多么清新,简直像用什么过滤过似的,一星灰尘都没有,不信,你用鼻子嗅一嗅,香喷喷地甜丝丝地,既清新而又凉爽。还有,那明净的天空,碧蓝碧蓝的,像用水抹洗过似的,一尘不染。”著名作家峻青在他的散文《海滨仲夏夜》中,如此描述威海。

数十年过去了,城市褪去了青涩,街道日渐繁华,但行走其间的人们,依然可以获得和峻青先生一样的感官享受。

生态是宜居的底色,是群众幸福感、归属感的重要来源。一代又一代威海人孜孜不倦的建设、保护,成就了今天的青山绿水、秀美风光。

1987年,地级威海市成立后召开的第一个市委常委会,就确立了环保优先的发展理念,明确提出:“污染重、耗能高的项目,经济效益再好也不上。”

宁可舍弃经济效益,也要守住生态效益,这种不舍本逐末的勇气,让威海从建市之初就定好了生态、绿色的发展主基调。

站在对外开放的前沿,拥有全省最长的海岸线和得天独厚的深水港,这样的环境优势,特别适合发展炼油、化工、钢铁、水泥等重工业项目。

而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新生威海来说,也迫切需要大项目、大投资的拉动。是要一时的经济发展,还是要绿水青山长存?面对这样的选择题,威海历届领导班子都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1990年,韩国一公司计划投资2.5亿美元在威海建水泥厂。当很多人在为这样的大项目选择威海叫好的时候,市委、市政府却断然拒绝,就因为这个项目会带来污染。

也是这一年,全国首个“国家卫生城市”花落威海。

1993年7月8日,时任新加坡内阁资政的李光耀率百余人代表团访问威海。期间,他在蓝天宾馆3号楼前的广场上散步时,清新的海风迎面扑来,李光耀望着蔚蓝的大海和对面的刘公岛,脱口而出:“威海的空气可以原装出口”。而今,“威海纯天然新鲜空气”真的被卖家挂到了网上,公开出售。

大天鹅也知道,哪里最宜居。10月19日清晨,7只大天鹅率先从遥远的北国,飞跃千山万水抵达荣成天鹅湖。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成千上万只大天鹅都将来到这里,度过又一个舒适的冬季。

随着威海全域生态环境的不断优化,来威海过冬的天鹅与年俱增,除了天鹅湖,在樱花湖、双岛湾、初村河、后龙河等地都能看到“凌波仙子”们优雅的身影。

实施最严格的环境监管、开展最积极的生态建设、推进最集约的资源利用,全力做好“四减四增”、重大标志性战役、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落实等重点工作……3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融入整个现代化建设之中,不断赋予生态建设新的理念,由“保护环境”到“保护环境与涵养生态并重”,逐步提升到“生态立市、环境优先”,走出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双赢、人与自然和谐的发展之路,生态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全国全省前列。

“蓝天白云,繁星闪烁”天数,全省第一;环境质量指数全省第一、空气质量指数全省第一……在连续多年全省环境质量排行榜上,威海的各项环保指标几乎包揽了月度、季度、年度的榜首。同时,将一系列全国生态环保等方面的荣誉收入囊中:

1996年,被建设部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

1997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一员;

2002年,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群;

2009年,被评选为国家森林城市;

2016年11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威海捧起了中国环境保护领域最高社会性奖项——第九届中华环境奖。

“威海依托自然环境优势,天蓝海清、空气清新、水质达标,威海环境投入比例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坚持生态立市的政策不动摇,为环保工作打下了基础。”去年6月15日,中华环境奖获奖者经验交流会在威海举行,中华环境奖评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王玉庆如此评价威海。

今年4月4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表扬威海市环境空气质量连续两年达到二级标准的通报。威海以位居全省第一位的好成绩,获得了1000万元省级奖励资金。

每天早上5点半至7点,是市民徐海的晨练时间,只要没有外出比赛等特殊情况,他都会雷打不动地出门锻炼。跑步跑了30余年,在威海举办的11届国际铁人三项赛,他参加了10届。“当一些城市雾霾满天、PM2.5爆表时,我们在威海依然能出门跑步,下海游泳,大口呼吸,这就是最大的幸福。”徐海说,自己经常外出比赛,许多地方的铁三赛事都在景区内举办,而威海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景区,不管去多少地方,心里都会由衷地说一句:“走遍四海,还是威海”。

在不断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威海市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食品农产品安全的决策部署,在全国率先组织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双安双创”工作,实施“全域覆盖、全程监管、全民共建”创建模式,实现了安全监管持续加强、食品质量持续改善、产业发展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持续受益。2017年6月,将全国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和“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两块牌子收入囊中,威海成为全国唯一的整建制“双安双创”城市。

优美的风光、整洁的环境、清新的空气、干净的水、安全的食物……这些最基本的生活要素,给予了威海人最可靠的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宜居威海更加名副其实。

夯实文明城市的里子

2010年,来自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州的Micheal来到威海,成为山东大学(威海)的一名外教。如今,他不但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一群喜爱他的学生,还拥有了美丽的妻子和两个可爱的宝宝,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8年间,Micheal彻底爱上了这座城市。“威海的城市发展速度很快,而且非常宜居。人们走出家门,不远处就有广场、有公园,环境非常好。”他说,最让他感到舒适愉悦的还是文明有序的城市风尚,以及亲和有礼的威海人。

文明,是一座城市最迷人的气质,也是一座城市最大的软实力。十多年来,威海持续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努力描绘宜居城市的美丽外表,更塑造宜居城市的动人内核。

2004年9月,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正式颁布施行。这是全国第一个评价与考核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的指标体系,也是对城市发展综合实力的全面考量。

这一年,已经夺得“联合国人居奖”桂冠的威海,毅然加入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行列。

在2005年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威海被授予“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全市上下受到了极大鼓舞。此后,历届市委、市政府向着“全国文明城市”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坚定走来。

自创建之初,“创城为民、惠民、利民”的理念就已根深蒂固。着眼于补齐城市建设管理短板,着眼于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切实问题,着眼于文明习惯的普遍养成,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全市上下开启了一场声势浩大、旷日持久、事无巨细的创城行动。

十年磨一剑,矢志不渝、初心不改,终得硕果。2015年2月28日,中央文明委对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进行表彰。威海以综合测评名列全国69个参评地级市第一的优异成绩,成功摘得“全国文明城市”桂冠。

2017年11月,威海市顺利通过复查确认继续保留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荣成市、乳山市也双双入选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至此,威海市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全域覆盖一片红。

文明城市必须强化道德根基。在文明城市建设过程中,威海市在深入挖掘威海地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打造“君子之风·美德威海”这一道德建设品牌,作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融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举措。

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道德渗透,将外部的道德教育内化为广大市民的道德品质。在党政机关开展“树典型、扬正气、传递正能量”活动,在村居开展村训家训等“六训”建设活动,在企事业单位开展“厚道鲁商”“诚敬做产品”等活动。围绕打造“好人之城”,定期评选表彰道德模范、“威海好人”“最美威海人”,凡人善举层出不穷,让这座宜居城市更加美好,更有温度。

近日,一则《八旬老人过马路致敬“威海礼遇”》的消息,引发了众多人的感慨和感动。

10月18日早上8时许,正是上班早高峰。在荣成市府东南路,开车上班的市民刘海颖,发现路边斑马线的一头有一位年迈的老人正在等待过马路,于是,刘海颖慢慢踩刹车停了下来,摆摆手示意让老人先过去。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老人走到车前方时,突然转过身摘下帽子对着她的方向鞠了一躬。

这个瞬间令刘海颖难以忘怀,每每回想起来,她都觉得心头一热:“真的没想到,只是普通的一脚刹车,却换来了久久的感动。”

当刘海颖把行车记录仪拍摄的画面,通过媒体报道后,许多网友纷纷留言:“我们不知道您的名字,可是您鞠躬的样子,真暖!”“礼让行人的司机和这位鞠躬的老人都值得我们学习。”

一个城市的文明往往浓缩和体现在市民的言行举止和细节小事上。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2015年一场以“爱文明家园·做文明市民”为主题,以“排队上下车、礼让斑马线、不乱扔杂物”三项行动为主要内容的文明提升行动在全市展开。

三项行动仍然贯穿着“君子之风”的核心理念:排队上下车讲的是遵守公共秩序,礼让斑马线讲的是遵从文明礼仪,不乱扔杂物讲的是恪守规矩之道。

随着三项行动等工作的深入开展,知礼明礼、守礼行礼、文明出行蔚然成风,逐渐凝聚成威海人的社会共识,赢得了来威游人、客商的一致赞誉。

不负自然的馈赠、不负时代的使命、不负人民的期待,永不懈怠的威海,永争一流的威海,正以更高的国际化站位和更加精致的标准,打造更加宜居的环境,描绘更加美丽的未来。

[责任编辑:杨凡、肖梦凡]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631-5213515,1572560661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631-5213515,诚邀合作伙伴。

奏响“大地之歌”第12届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开幕

奏响“大地之歌”第12届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开幕

5月1日上午,由山东广播电视台和威海南海新区共同举办的第12届威海沙雕文化艺术节正式开幕,近五万名游客及市民来到威海南海新区欣赏形式各...[详细]
齐鲁网 2019-05-01

这个五一很“闪”亮!威海怡园街道举行大型公益快闪活动

为庆祝建国70周年,激发怡园上下干事创业的激情,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的需求,近日,怡园街道办事...[详细]
齐鲁网 2019-05-01

“威商”齐聚一堂 同绘未来发展美好画卷

4月30日,首届威商大会产业推介会召开,可容纳300多人的齐鲁蓝海御华大酒店会议大厅座无虚席,海内外 “威商”齐聚一堂,共商产业集群合作...[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5-01

叙乡情、商大计、谋发展 | 欢迎威商们常回家看看

4月30日,威海敞开怀抱,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威商代表,以及有志在威海发展的企业家,他们带着沉甸甸的深情,走过千山万水,和扎根在这片土...[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5-01

选择威海,商界大咖们这样说

选择威海,商界大咖们这样说[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5-01
为什么青睐威海?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这些话掷地有声

为什么青睐威海?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这些话掷地有声

为什么选择威海?威海市委书记王鲁明这些话掷地有声![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4-30

威商大会•面孔 | 姜龙: 感受到威海抓创新、谋发展的魄力和胸怀

首届威商大会上, 姜龙已是多次来威,每次都有不同的全新感受。[详细]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9-04-30

威商大会•面孔 | 刘焕明: 威海,让我们感受到了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首届威商大会上,刘焕明认为投资威海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热切希望能参与其中,助力威海快速发展。[详细]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9-04-30

威商大会•面孔 | 黄宏生: 威海,山清水秀的创业福地

首届威商大会上,黄宏生相信这场“双招双引”的盛会一定会为各家企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详细]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9-04-30

威商大会•面孔 | 周云杰:威海,一个美丽的海滨花园城市

在首届威商大会上,海尔集团总裁周云杰表示,海尔的发展与威海的发展,无论是在理念上,还是在合作中,都有众多的契合点和交汇处。[详细]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9-04-30

威商大会•面孔 | 孙丕恕: 叫响威海“数字服务出口”品牌

首届威商大会上,孙丕恕将充分发挥威海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建设浪潮威海总部。[详细]
威海市广播电视台 2019-04-30

马夸特开关(威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贝特霍尔德•阿伦茨:“新客人”变“老朋友”

29日下午8点,首届威商大会会场人流汹涌。穿行在人群,阿伦茨笑着和嘉宾们打着招呼。一顿饭的功夫,他又结识了不少新朋友。[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4-30

格美集团董事长徐曙光:未来,“威商”将是一张新名片

4月29日,格美集团董事长徐曙光下了飞机就直奔会场,风尘仆仆都掩不住他脸上的期待和喜悦。[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19-04-30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