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0日讯 设备用房主体完工,站房主体完工,电力管廊电缆沟及检查井底板完工,综合泵房及消防水池基坑支护施工稳步推进,塔基基础施工完成20%,土方开挖完成超过50%……日前,在威海经开区凤林220千伏变电站异地增容工程现场,各项工程正在快速推进。
凤林变电站建于1993年,位于海埠路西、金茂悦小区南侧,总占地约24亩,是威海经开区220千伏级主供电源点,已重载运行多年,无法满足新增项目用电需求;由于凤林变电站周边及海埠路沿线高压走廊带的影响,900余亩优质土地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限制了城市拓展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在市级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威海经开区积极探索新思路、创造新模式,先后克服了选址、项目核准、生态红线、国家电网外审等复杂问题,在省内首创共建模式,与省电力公司共同投资6亿元,对凤林变电站进行搬迁重建。
新建变电站位于深圳路与海埠路交叉口东南侧,总占地面积约22亩,主要实施项目包括变电站电气、电缆管廊、站房、集控楼建设及220千伏线路迁改等工程。
“新变电站是要建成一个全户内的变电站,远期是4台180兆伏安的变压器,实现“绿色变电站”升级,主变容量大幅提升,可保障经开区未来20年用电需求。”威海经开区建设局市政建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
不仅如此,新建变电站通过空间置换、拆迁重建、高压走廊搬迁等方式,重新规划区域用地,在“瘦身”2亩用地的基础上,释放超900亩土地资源。
“其中,沿高压走廊4宗地块达730亩,可整体盘活为商住用地,预计可增加土地出让收入20多亿元。”威海经开区建设局市政建设管理科相关负责人介绍,此外,海埠路西侧220千伏架空线路东迁后,还可盘活海埠路以西、深圳路以南高压走廊用地约171亩,计划调整为公共停车场、公园绿化等一些公共配套设施用地。
下阶段,威海经开区将通过进一步治理,解决原变电站周边脏乱差的现状,提升居住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