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

威海:转出新动能 赢得新优势

来源:Hi威海客户端

作者:

2022-07-14 16:11:07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威海新旧动能“转”出高质量发展新优势——

全球打印机基地加速布局。由惠普、捷普、联想等世界500强与百余家供应商企业组成了打印设备及智能服务终端产业链,激光、喷墨、热敏全品类产品的本地配套率达到92%,形成了完善的供应链条。

联想图像车间,工人正在进行组装打印机。

对外开放再树国际合作典范。全球开关及控制系统领域的隐形冠军德国马夸特集团连续两次投资威海,成为威海专业服务和优良产业生态的有力背书。

“千里山海”文旅融合品牌走向全国。串联了全市90%文旅资源的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联通城市、辐射乡村,成功摘取省级文化创新最高奖,被文旅部作为典型案例全国推广……

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

这些,是威海新旧动能转换的典型范例,是威海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提出“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殷切嘱托,将其作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深入落实省委重大战略部署的生动实践。

今日之威海,经济社会各领域新动能澎湃,“四新”经济引领新动能跑出加速度,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创新要素聚集态势加快形成,精致城市建设成为全国标杆……按照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五年取得突破、十年塑成优势”的部署安排,威海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产业现代化、城市国际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绿色化、治理现代化,不断推动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大背景下,经济社会各领域不断转出新动能、赢得新优势,蹚出一条具有威海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以“精致城市·幸福威海”为统领,以“三个坚决”为路径,全力打造动能转换新高地

这个夏天,位于远遥浅海科技湾区的蓝贝海洋科学中心蓝色动能涌动:一批海洋电子信息和智能装备专业的科研人员聚集这里开展涉海高端装备研究;一拨又一拨游客和市民走进海洋科技馆,参观海洋科普、开展亲子研学活动。

蓝贝海洋科技中心。

同一个远遥,动能快速换挡。从中心渔港的“大贝壳”到浅海科技湾区的“蓝贝”,从水产批发市场到现代海洋科学中心,变化的是名称和功能定位,不变的是威海对蓝色海洋的不懈探索和革新前行的坚定决心。

当国务院批复《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总体方案》,作为发展前沿的威海,积极做好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威海后,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威海踏上崭新奋斗征程。

新旧动能转换成为全新战略支点。以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威海抢抓机遇,担当作为。

——牢记嘱托,狠抓落实。以“威海要向精致城市方向发展”为总目标总方向总遵循,聚焦省委“六个一”发展思路、“六个更加注重”策略方法、“十二个着力”重点任务,全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全力以赴抓贯彻、抓执行、抓推进、抓见效,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展开,全市经济从质量结构、体制机制到发展环境,不断朝着更优、更精的方向重塑。

38个行动计划,38个攻坚小组,1662条针对性措施,189条创新型举措……围绕落实“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威海先后印发实施了《威海市落实“十大创新”“十强产业”“十大扩需求”行动计划工作方案》和行动计划落实台账,为每一项行动计划明确牵头市领导、牵头部门、责任部门,形成牵头部门负责、责任部门配合、区市主动参与的协同联动机制。每个台账、每项举措、每项任务,都明确到具体人,落实到具体区市、企业、项目,确保行动计划落地有声,抓铁有痕,这让推进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更清晰,步履更有力。

——保持定力,加压奋进。以产业为主战场,以“三个坚决”为基本路径,高质量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七大产业集群,集中培育十条优势产业链,创新开展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不断打造凸显威海特点和优势的强大产业体系。

——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全要素打造科技创新生态,先行先试开展系统集成改革,深入开展干部作风大改进行动,通过革故鼎新的系列举措,持续破解制约新旧动能转换的理念意识、体制机制等障碍。

紧紧扭住新旧动能转换这个“牛鼻子”,是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战略选择。实践充分证明,新旧动能转换的创新实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新动能已日渐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主引擎。

截至目前,全市“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由2017年的23.1%提高到34.1%,位居全省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达到68.77%,持续保持全省第一。环翠区、文登区、荣成市多次获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全市获奖县(区市)总数、获奖县比例位居全省前列。

聚焦七大产业集群和十条产业链,重塑动能转换新优势

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达到8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实现全省双第一,跻身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44位……透过数字看走向——威海以新动能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塑强,经济发展实现由“量”到“质”、由“形”到“势”的明显转变。

产业是新旧动能转换的主战场。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威海深入对标省“三个十大”行动计划,清醒审视自身条件:威海没有大钢铁、大化工、大炼油,几乎没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和落后产能,是全国重要的医用耗材、打印设备、碳纤维、海洋食品、特种船舶、轮胎、渔具、机电工具、地毯等生产基地,具备总体产业结构较轻的比较优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在这个战场上夺旗争先。

按照“坚决淘汰落后动能、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的要求,市领导带队,先后多次深入产业园区、骨干企业、项目现场调研,一企一策研究问题、破解制约、推动发展。

围绕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威海一手抓“存量变革”,助力企业实施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一手抓“增量崛起”,向先进制造业、海洋经济、未来产业领域击鼓进军。

重塑动能转换新优势,威海盯紧七大产业集群、十条产业链中需要改造提升的部分,实施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引导企业加快机器换人、设备换新、生产换线,让传统优势产业驶上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改造升级的“新赛道”。

迪尚集团是这场转变的见证者。从建企时只能“挣汗水钱”,到如今获评省“十强”产业集群领军企业,迪尚以工业互联网思维打造纺织服装垂直生态供应链平台,为全球500多家国际知名服装品牌提供生产和服务,为全国纺织服装产业“怎么从传统产业里挖出金矿”打了样。

天润工业生产车间。

类似故事不胜枚举。威达精铸公司每年研发至少60款新产品,仅在钻夹头领域就有100多项国内外专利,占到该领域专利总数的一半左右;天润工业进行大规模技术改造,不仅曲轴生产规模做到国内最大、全球第二,还进军整车空气悬架系统项目……包括他们在内,全市省级以上单项冠军、瞪羚、专精特新企业达到407家。

龙头带动下,企业纷纷把数字转型作为“弯道超车”“换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伴随今年数字威海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发布、威海蓝海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工信部“双跨”平台等种种利好,“上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威高集团、联桥集团等“链主”带头搭建有行业特点的专业型工业互联网平台,百余家重点企业建起符合自身需求的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重塑动能转换新优势,不仅要抓当下,更要赢未来。面向“十四五”,威海把先进制造业发展、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未来产业布局放在城市发展的关键位置,围绕先进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拓链,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积极发展核电、风电装备制造业等新兴产业,具有威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日益完善。

集群优势,愈发明显。亿和精密工业(威海)总经理黄鹏曾认真算过,同样供应链体系下,一台100多美元的打印机整机在威海生产,生产成本低于大部分地区。随着产业配套愈发完善,威海制造业实现了发展提速、占比提高、效益提升。到2021年底,制造业占GDP比重为31.7%,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医药与医疗器械、碳纤维等复合材料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营业收入占规上工业比重即将过半。

远遥浅海科技湾区。

威海的特色在海洋,优势也在海洋。越来越多涉海新项目,折射出威海蓝色动能的坚定航向——润辉生物技术(威海)正在围绕“海带加工全过程有效成分零损失”研发,推动海带产业从根本上实现结构升级,让威海海带产量全国第一这份好资源真正卖出“宝贝价”。作为全国唯一拥有海洋领域五个国家级试点示范的城市,威海正以打造远遥浅海科技湾区、海洋生物产业引领区、海洋新经济先导区为重点,全域建设国际海洋科技城,构筑经略海洋新高地。

蓝碳,是威海未来产业布局的重要阵地。面对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等200余位全球行业翘楚,中国科学院院士、厦门大学教授焦念志十分看好威海蓝碳产业前景,提出“选择威海,就是选择国家战略”。

光威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车间,技术人员对碳纤维产品建筑补强板进行质量检查。

在产业主战场上,企业是主力军。当前,有不少威海企业通过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在行业中勇立潮头。光威集团成为国内碳纤维行业首家A股上市公司,克莱特成为“北交所通风装备第一股”,威达机械的钻夹头、威力工具的活扳手、银兴预应力线材的预应力钢绞线、华菱电子的热敏打印头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皆为全球第一……全市拥有“拳头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已突破千家。

风好正扬帆。今年,威海研究制定了新一轮企业冲击新目标行动方案及配套扶持政策,启动“百亿企业”培育工程,助力“双百”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新旧动能转换之路愈走愈宽广。

以“改革、创新、开放”为动力,激活动能转换新活力

新旧动能转换,主攻方向是产业,其动力则源自改革、创新、开放等方方面面。

作为改革开放30年全国18个典型地区之一,威海从不乏“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毅和魄力。当前,全市正以系统集成改革破解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难点,谋划890项重点改革任务,并以荣成市入选系统集成改革省级试点区市为契机,率先在市县同步启动系统集成改革,陆续推出20项系统集成改革任务。

拿地即开工!光焱新材料项目建设现场,一期工程正在进行主体施工。“办理业务的第一天,四个证就全部拿齐了,我们有信心年底前完成建设。”谈起项目进展,山东光焱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立仕豪情满怀。今年,威海构建“1+6”重点项目推进机制,758个市级重点项目全部享受到“一站式服务”。

改革魄力体现在营商环境、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威海商事制度改革、“双创”经验、质量强市建设、河湖长制等工作获国务院督查激励,服务贸易、河湖湾一体化治理等100多项典型经验在全国全省得到推广。系统集成改革稳步推进,形成了一批过得硬、叫得响、效果好的改革成果。

深化改革,广大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是直接受益者。威海完成全国首个市县镇联审联批国家级标准化试点工作,获评“中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标杆城市”,外资企业增至1694家;从构建“1+2+N”民生服务平台,到上线全国首个“预付保”,威海成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乡村振兴首席专家制度在全国推广,三大城市医疗保健集团组建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迎来“如鱼得水”的优良环境。

创新,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源源不断的活力。

国家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威海先进医用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山东省实验室、省先进核能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平台在威海落地布局,让威海更有底气在科技综合实力方面走在全国全省前列。通过创新链体系建设,威海充分用好驻威高校“动力源”作用,将153个研发团队的7名院士、570多名教授、180多名博导,以及1300多名技术专家,精准分布到医疗器械、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8条创新链上,由企业自发对接变为政府主导下的精准合作,目前已梳理出关键技术107项,与139家行业骨干企业开展技术合作87项,加快实现科技、金融、产业的融通发展。

走进中威橡胶生产车间,第二代激光清洗设备已上岗,激光自动化清洗代替了传统人工砂洗、酸洗。这离不开“N”平台之一——威海激光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研究院的支持。以威海市产业技术研究院暨郭永怀高等技术研究院为龙头,威海用足用好“1+4+N”创新平台体系等各类创新资源,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三链”协同发展上争先,创新驱动路径日益明晰。

招商工业威海船厂正在建设的各种类型船舶将船坞和港池挤的满满当当。

新技术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招商工业威海船厂以“中尺度高端客滚船批量快速建造技术及其应用”项目,新技术实现造船效率翻番;迈世腾掌握了领先国际同行两年以上的新型集成技术,三星、现代汽车等世界500强企业排队来下单……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从2018年45.1%增至目前的68.77%,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2018年45.4%增加到61.4%,实现全省双第一,威海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跃升至全省第4位,企业创新指数居全省第1位。

开放,为新旧动能转换汇聚更大范围的资源。

身为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威海有能力有责任挺立新一轮全球化开放前沿。锚定城市国际化重点任务,威海出台山东省首部城市国际化地方性法规——《威海市城市国际化促进条例》,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全球优质资源要素持续涌入。

威海港现代化作业。

6月24日,中韩(威海)城市国际客厅开门纳客,12家单位签订入驻协议。作为面向日韩的“桥头堡”,威海正大力推进与韩国仁川“四港联动”,用好中韩日陆海联运通道,构建起“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打造面向东北亚门户枢纽。

当威海敞开胸怀,各方目光纷纷投注于此——威海已和俄罗斯索契等21座城市建立友城及友好合作城市关系,“朋友圈”遍及全球。市长咨委会连续五年举办,委员数从最早的15人增至23人;首届威海国际周配套开展国际经贸、科技、文化、体育等各类主题活动30多场,吸引社会各界、国际友人共同参与进来……惠普公司首席供应链官安东、丸红株式会社中国副总代表平野雅之等世界500强企业负责人纷纷为威海代言。威海的国际媒体关注度显著提升,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不断扩大。

在全市,驻威高校与全球20多个国家(地区)的100余所学校开展交流合作办学项目,中英韩三语标识实现重点区域、涉外公共场所全覆盖,威海成为更多海外项目、海外友人的“第二故乡”。

船到中流更奋楫。以改革、创新、开放鼓足风帆,威海在独具特色优势的新旧动能转换之路上奋勇前行。

以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目标,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内涵

新旧动能转换,说到底是一场涉及思想观念、生产方式、体制机制、工作模式等诸多方面的革命性变革。产业是这场大变革的关键载体,而最终的落脚点是群众受益、百姓幸福。

当前,一场“如何加强镇街社区治理能力水平建设”的讨论在全市上下广泛展开,市委、市政府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多角度听取基层治理方面的问题和意见建议,有针对性地研究解决办法,推动基层落实力的再提升。

实施新旧动能转换,也是对全市干部队伍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工作方式、能力作风的一次大转换。通过思想再解放,全市各级政策创新意识越来越强,攻坚克难精气神越来越足。

社区红色物业提升居民幸福感。

直面发展中的历史遗留问题,威海瞄准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以“钉钉子”精神和“绣花功夫”攻坚克难,16.04万套房屋结束了“办证难”历史,全市不动产权“办证难”遗留问题基本解决;221个半拉子闲置项目得到盘活处置,城市“包袱”变为发展“财富”;开展中心城区低效用地三年整治行动,40个片区的专项规划已全部编制完成;探索创新“红色物业”模式,深入推进“1+2+N”平台优化整合工作,让群众诉求真正实现“接诉即办、办就办好”,群众满意度调查多年全省第一。

一批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最能体现威海社会治理领域的改革创新成效。创新“六治一网”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61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流动在大街小巷,实现了“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一批批“暖心食堂”投入使用,让越来越多老年人的“一餐热饭”有了着落,“信用+志愿服务”模式,更充分调动志愿者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做饭和居家服务。机关事业单位停车场错时对外开放,有效缓解群众停车难……

幸福威海,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的初心使命,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是全市上下努力奋斗的目标。

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市第十六次党代会提出,“威海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全域发展相对均衡,有基础、有条件、有责任在共同富裕上率先突破,全力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新旧动能转换持续升级,推动发展全面转入创新驱动、效益优先轨道,必将有力助推威海打造共同富裕先行区。

在总结中坚持,在坚持中突破,在突破中推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和升级。为实现2022年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五年取得突破”的目标,威海将深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统筹发展与安全,全面落实“三个十大”行动计划,聚焦产业强市、创新驱动、深耕日韩、海洋经济、绿色发展,开创“精致城市·幸福威海”新局面,争当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排头兵。(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孙世超 初佳伦 通讯员 刘小源/文 王彦博 朱春晓 杨正 孙大伟 刘志鹏/图)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http://minsheng.iqilu.com/)、拨打新闻热线0631-5213515,15725606611,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631-5213515,诚邀合作伙伴。

威海环海路哈工大段改建完工通车

威海环海路哈工大段改建完工通车

日前,随着交通标识标线施划完成,威海环海路哈工大段改建工程完工,实现主路面通车。[详细]
齐鲁网 2022-07-14
莱荣高铁乳山西制梁场圆满完成架梁任务

莱荣高铁乳山西制梁场圆满完成架梁任务

7月12日下午16时40分,在位于莱荣高铁乳山寨玉皇山隧道前,最后一榀箱梁稳稳地落在桥墩上,标志着中铁四局莱荣铁路二标威海段箱梁架设任务...[详细]
齐鲁网 2022-07-13
威海70支金融辅导队“组团”助企纾困

威海70支金融辅导队“组团”助企纾困

深化金融辅导,威海除推进自主结对的模式外,还针对纳入省级碳金融项目库、受疫情影响遇到暂时困难的重点支持企业,推出“抢单制”方式,鼓...[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3
乘风而起!威海新能源“电力十足”

乘风而起!威海新能源“电力十足”

着风能、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产业的崛起,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精致融合的现代能源体系正在加速构建,新能源产业已成为推动全市高质量...[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3
闻“汛”而动 向雨而行

闻“汛”而动 向雨而行

12日夜间,强降水持续,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闻“汛”而动,向雨而行,共出动城市防汛人员600余人次、24小时不间断排查水库隐患,保障人民群...[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3
威海上半年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4.11亿元

威海上半年累计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4.11亿元

今年上半年,威海市通过“一本通”发放各类惠民惠农补贴4.11亿元,同比增长82.71%,涉及补贴项目23项,惠及97.86万人(户)次。[详细]
齐鲁网 2022-07-12
上半年威海新增14个海洋项目

上半年威海新增14个海洋项目

依托国际海洋科技城建设,立足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威海(荣成)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园等高端平台优势,威海把海洋生物、海洋高端装备...[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2
抢抓海外618!威海对韩跨境电商出口大幅增长

抢抓海外618!威海对韩跨境电商出口大幅增长

​7月11日,威海综合保税区内的海关监管仓库,物流车辆往来繁忙,正把货物从这里运往海外和国内各地。“这次大促出口单量比较多,数量接近...[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2
生机勃勃!“中国海鲜之都”解锁“淘海72变”

生机勃勃!“中国海鲜之都”解锁“淘海72变”

一时间,荣成成为全国鲍鱼养殖户眼中的“育苗厂”,寻山集团更是成为鲍鱼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现在‘寻山鲍’已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常...[详细]
Hi威海客户端 2022-07-12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版权所有: 齐鲁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09062847号-1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503009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70002
通讯地址: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8567号  邮编:250062
技术支持:山东广电信通网络运营有限公司